廣州形成“線上30秒、線下半小半岛彩票時”的公共法律服務生態圈
半岛彩票“遇到法律問題不用愁了,不僅有律師幫我們答疑解惑,還可以視頻連線法官進行咨詢。”廣州市荔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李阿婆一大早就前來取號咨詢購房合同事宜,頻頻為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務點贊。
不僅在荔灣區,廣州已形成“線上30秒、線下半小時”的公共法律服務生態圈,3017個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台實現城鄉全覆蓋,讓高質量的公共法律服務人人可享、人人可得。
一域治,天下安。廣州全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城市,“市域善治”新篇章亮點頻出,法治廣州建設、平安廣州建設屢創佳績,創下多個全省乃至全國率先。8月28日,高質量發展媒體調研行走進荔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廣州互聯網法院、番禺區東環街龍美村綜治中心,一探廣州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錦囊妙計”。
“梁伯,又下樓遛彎啦!”“是啊,電梯建好后,下樓就不是問題了!”家住荔灣區彩虹街某居民樓8樓的梁伯年過九旬,昔日,他所在居民樓因加裝電梯問題也曾陷入僵局。關鍵時刻,在彩虹街成立的“舊樓加裝電梯調解室”主持調解下,促成低層業主全部簽訂書面調解協議。如今,電梯加裝順利完成,極大方便了街坊出行半岛彩票。
據荔灣區司法局副局長李海金介紹,“舊樓加裝電梯調解室”成立於2018年,由荔灣區司法局依托彩虹司法所成立,這一做法系在全市首創。
在“舊樓加裝電梯調解室”調解下,通過社區法律顧問、街道、社區調委會等多元力量共同參與,一樁樁電梯加裝糾紛得以順利化解,一部部“幸福梯”拔地而起。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荔灣區通過調解模式化解舊樓加裝電梯相關矛盾糾紛1307宗,惠及約56195名群眾,共促成成功加裝電梯686部,涉及金額約2億元。
成立調解工作室,幫助居民暢通出行,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這是荔灣區司法局讓廣大街坊享有高質量公共法律服務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荔灣區司法局將打造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作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建立覆蓋全區的公共法律服務平台。
為了進一步擴大便民服務網,荔灣區22個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和195個社區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分別依托司法所和社區居委會設立,就近為轄內居民群眾提供普惠性公益性公共法律服務,讓法律問題在“家門口”得到回應和解決,讓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建成“24小時不打烊”智慧審理平台,支持當事人全天候在線提交立案申請﹔上線全國首個跨港澳在線糾紛多元化解平台,實現“足不出戶”化解糾紛﹔引入交互式審理模式,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錯時異地完成全部訴訟流程……區別於傳統法院,數字時代,應運而生的互聯網法院突破了時間、空間限制,及時滿足市民群眾多元司法需求。坐落在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的廣州互聯網法院,被譽為“雲端法院”。自2018年9月28日挂牌成立至今,廣州互聯網法院已累計受理案件21萬件,審結20.3萬件,一審服判息訴率97.99%,自動履行率85.19%。
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廣州互聯網法院致力促進互聯網空間有效治理的生動詮釋,在司法領域耕耘出網絡解紛的“廣互樣本”。
聚焦糾紛化解便民化,廣州互聯網法院發揮在線訴訟優勢,上線全國首個跨港澳在線糾紛多元化解平台,依托超高清音視頻傳輸,提供在線認証、咨詢、評估、調解、確認、送達等全流程“一站式”在線解紛服務,實現“足不出戶”化解糾紛。“平台匯聚37個調解機構及包括港澳特邀調解員在內的554位調解員,調解糾紛超6萬件,為當事人提供多元化專業化在線解紛服務。”廣州互聯網法院副院長田繪介紹道。
著眼於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廣州互聯網法院還聯合高校與互聯網平台積極拓展網絡空間協同治理新模式。比如,廣州互聯網法院在騰訊、阿裡巴巴、百度、抖音等大型互聯網民營企業布設7大解紛站點,推動“平台糾紛平台解”,通過開展“示范庭審+學者點評”等活動,讓企業、商戶了解同類型案件的裁判規則,實現企業平台自治與司法治理的銜接互動,旨在化解大量潛在糾紛。
針對常見糾紛,如金融借款、小額借款等,廣州互聯網法院多次開展示范性庭審和調解,邀請同類案由當事人上線旁聽。例如,某金融借款糾紛案示范庭審有2500多名當事人在線旁聽,庭后28%的當事人選擇和解或調解,實現了“審理一件化解一片”。
碧雲藍天,微風拂面半岛彩票。初秋時節,漫步在番禺區東環街龍美村,寬敞整潔的村道小路,波光粼粼的池塘河流,綠植四周環繞,老人們在茂盛的榕樹下乘涼,孩子在一旁嬉戲......一幅新時代的美麗鄉村畫面躍然眼前。
龍美村是一個典型人口倒挂的“城中村”,昔日曾是“臟亂差”的代名詞:停車秩序混亂、垃圾亂傾倒、各類線纜亂拉亂接、消防隱患隨處可見……
經過梳理分析制約該村社會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半岛彩票,以綜治中心標准化建設等工作為契機,龍美村著力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實現了華麗蛻變,先后獲得“廣東省雪亮工程”“廣東省衛生村”“廣東省鄉村治理示范村”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走進龍美村綜治中心,記者看到,這裡設有群眾接訪大廳、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老張”調解工作室等“一廳五室”,統一受理群眾來訪、矛盾糾紛、法律服務、重點人群服務等社會治理綜合服務事項。
“老張”調解工作室,是番禺區首個以鄉賢命名的個人調解工作室。“老張”指的就是擁有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退休教師張錦銘。“老張”調解工作室專門組建了調解團隊,團隊成員既有熟悉村情民情的“五老一賢”人士、黨員群眾選出的“兩代表一委員”,又有熟悉法律專業知識的政法干警和律師,目前整個團隊共有調解員13名。據悉,自成立至今,“老張”調解工作室已成功調解多宗糾紛,主要包含婚姻家庭、鄰裡糾紛、租賃糾紛、財產繼承等民間糾紛。
“老張”調解工作室是龍美村綜治中心促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的一項有力探索。“綜治中心建成以來,我們村的治安狀況、村居環境等都有了明顯好轉”。龍美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志明介紹道,“村裡的街道變得干淨整潔明亮半岛彩票,裝上了高清監控攝像頭,村民們晚上出門也都很放心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龍美村綜治中心設有視頻監控室。12塊46寸LED屏幕,組成寬4.1米高1.8米的電視牆,能同時播放48個監控畫面,操控台上4台電腦同時控制著133個高清監控攝像頭,1個麥克風連接著50個“大喇叭”公共廣播。
每天,龍美村都有安排專人在視頻監控室24小時不間斷值班,遇到突發問題第一時間進行處理。不久前,通過視頻監控系統就成功制止了一宗打架糾紛。事發當日凌晨,龍美村一家餐館門口半岛彩票,兩個年輕人發生肢體沖突,視頻監控室值班人員發現后,第一時間通過對講機呼叫正在附近巡邏人員趕往現場處理,有效防止了沖突升級。
“除了及時發現治安糾紛進行處理,以及制止亂傾倒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外,通過視頻監控系統,我們還幫忙找到了走失兒童,找到了盜竊嫌疑人等。”張志明介紹道,為提升治理精准化、精細化水平,龍美村優化設置12個網格,安排村優秀黨員和黨員骨干擔任網格黨支部書記,同時設置12個服務網格,100%配置網格黨支部書記、兼職網格員、專職網格員,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