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务实习日常(一半岛彩票)
半岛彩票干了半个月不到的公司法务,工作内容大概就是改合同,翻译英文的文件,整理一下文件,写一下法律意见书。作为一个新手,推荐看看思维的笔记,激战英文合同这些类型的书,做个指引吧,具体实践起来还是多去看看合同。作为一个小白,我看书里说的最多的就是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改,举个例子,记得boss给我的第一个是一个采购合同,让我自己看着改,我看了一下午感觉这个合同写的真好啊,哪有什么错误,只得求助于boss,boss说从规避风险的角度去改,当时心态是崩溃的说了和没说一样好不好。后来律所那边改完以后半岛彩票,我和我自己改的一对比,发现其实改合同就是一个自己问自己问题的一个过程。为什么要用电汇付款不用信用证付款。货到付款还是款到付货。作为买方,怎么保证货物是符合要求的,需不需要检验的环节,检验以后质量不合规应该怎么处理。卖方在受到货款应该给买方开具发票或者是别的什么证明文件,那时间呢?在合同中要尽量避免用立刻,及时这种模糊的,要具体到3天,24小时这种。甚至3天包不包括节假日呢,可以把三天规定为工作日。就是把合同中模糊的地方改成很清晰的部分,就是先找一个模板,如果有之前签过的合同做参考更好,然后就是把模板进行加工。比如合同的生效日期要明确出来那一天,提供的服务不能只说相应的服务,应该具体指代出来是在上文哪一个条款。可以把自己想像成是签合同的一方,你去读一个合同的时候喜欢,你会关注什么,付款的条件啊,违约责任都要约定清楚,一定要在每个条款后面写上后果,后果很重要。改合同就是一个找茬的过程,熟悉合同法和相关的法律很重要。
我是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半岛彩票,干了半个月就有点失去兴趣的感觉,但是我似乎喜欢了每天挤地铁打卡的过程。公司法务可能是个成长很慢的职位,自己没有之前那种认真学习的精神了,每天下班就想看爆米花电视剧,不想动脑子。似乎习惯了。有个经典问题:在两个人爱到什么程度才适合结婚?有集《非诚勿扰》孟非说的一句话让很多人恍然大悟。
“结婚这件事,里边一定要有爱,没有爱是不行的。但是我认为,结婚不能仅仅是因为爱,更重要的是因为习惯半岛彩票。习惯是一个非常可贵的东西。我们太容易喜欢一个异性了,这个是骨子里的东西,人性它克服不了的。我已经离不开这种习惯的时候,那个时候进入婚姻,是相对比较安全的。很多仅仅是因为爱情进入的婚姻,很快会在琐碎的、无聊的、家常的生活中把那个爱消失殆尽。但是,当你们的爱情变成了一种习惯,双方都习惯了对方,而再也很难习惯别人的时候,那个时候进入婚姻,那是最安全且能够相对长久的。”
习惯除了影响我们的爱情观,对我们的职业选择也有很大的影响。有个同学考进了国税局当公务员,但是干了不到一年就想跳槽,因为在体制内生活会让人丧失上进的欲望,这话不假。平时一个科室可能就只是招聘一两个人,你的工作伙伴都是有家庭的人,可能聊天的话题只是围绕着结婚和孩子,。好的习惯可以帮助你成长,但是不好的习惯可能就让你丧失了进取的动力。记得导师说过,你们现在是最好的年纪,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不用考虑赡养父母,考虑结婚生子,只需要好好学习。有的时候天天学习真的觉得生活枯燥无聊,想去工作,但是真的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想着未来几十年都要在这个格子间里工作,突然觉得很迷茫半岛彩票,这也是好多人工作一段时间以后辞职再回学校进修的原因吧。
人都是有欲望的,得不到的东西永远都是最好的,因为有神秘感,因为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对其美化,但是当你真正的握在手里的时候,过一段时间就开始挑三挑四,就是所谓的审美疲劳吧,一个月前学校要统计参加学校实习的人数,因为实习的公司包含几家知名律所,所以对于我们这种跨专业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当时的文件里明确写明,三个月实习没有实习的津贴,只有区区1000多块钱的交通补助。我们当时想着实习就是为了学东西去了,不是为了赚钱,给钱少点就少点吧,公司也不错,就报名了。然后等着学校的实习分配好了,下周大家就要去公司的时候,大家的态度开始变了。一开始大家觉得钱不重要,学到东西才重要,但是真正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考虑的因素就没有之前那么的纯粹了。印象很深,我问他们说不是说钱不重要吗,他们说钱当然重要啊,谁愿意当廉价劳 动力啊。其实去翻看各大公司的实习招聘,会发现有的明确标注着不留用,有的写着所谓的项目实习生。时间上大部分是最少三个月,好一点的公司就要求六个月。实习的工资基本就是一天100到150左右。站在学生的角度,我甚至希望实习只要一个星期就好了,去接触一下想要做的岗位,多去尝试,因为绝大部分的实习是不能解除到核心的工作的。实习生的地位和正式员工的地位还是有很大差别的。从企业的角度考虑,人力成本越低越好,但是由于实习生不好管理,也经常会出现干了一个月就招呼不打的消失半岛彩票,也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以需要用明确的实习期限来约束。这个矛盾究竟应该怎么解决呢。背后其实是人才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同学说我的劳动价值只有1000块钱,那我就只贡献1000块钱的劳动力,工作的积极性就被打消了。其实社会是很现实的,没有人想白白的付出劳动,工资对于员工的激励作用真的很大。 我的日工资是130元一天,我每天都是怀着焦虑去上班的,和前者的态度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我面试的时候表现的不是很好,但是最后被boss挑中,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每次完成一个task我都心情忐忑的交过去,害怕不合格,更害怕让他失望。我觉得批评没什么,那是成长必经的阶段,那种对你失望的表情,我想是最打击人的吧。我还主动问boss应该看什么书,我自己还买了好多书积极的恶补,是发自内心的想做好工作。之前一直觉得工资的激励作用不大,但是这个经历让我认识到薪酬激励真的很重要。现在职场上缺乏的就是中高层的人才,实习的时候满腔热血,我要一个人独当一面,我要学到很多东西,后来发现自己真的是能力不足,真的是心有余力不足。真的把一个很难的task交到手里的时候,我甚至觉得还不如就跑跑腿复印复印文件,不用动脑子,多轻松。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薪水真的要配的上你给企业的价值才可以。
高考报志愿之前要是大家都去做mibt这种性格职业测验就好了,虽然不是很科学,但是至少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身边太多的人转专业,发现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甚至到现在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